山东人素善饮,所以,喝酒的规矩也是多彩多样,酒变化也就是源渊流长。。
首先是入席。
山东自古是礼仪之帮,所以酒桌上的宾主、长幼之分是不能马虎的。
酒桌上,一般冲门口的位置是主人或者东家的,酒桌上统称为“主陪”;
在主陪的对面的位置是和主人一起来招待客人的,叫“副陪”。
坐在主陪右手位的是“主宾”,主宾是今天酒席的主角,一般是德高望重或者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坐在主陪左手位的是“次宾”;
副主陪的右手位一般是三宾位。
副主陪的左手位为四宾位。
其他的座位近几年一般不大区分宾位,较随意坐。但正规官方场合还是要进一步讲究的,在此不再加以细分。
有些酒席有时会出现第三个陪酒的,原来戏称为“三陪”,这几年,随着文化的延伸,改称为“二陪助理”
宾主落座,喝酒开始。
年长者一般以白酒为好。当然也可以喝啤酒,但首先要确定白酒、啤酒的比例折算。一般来说:根据白酒的度数和来宾的酒量,一般为1:6、1:7、1:9、1:10 ,山东人现在很少喝1:8,一般以1:7居多,原因是七上八下。白酒红酒比例一般是1:3或1:6。
定好比例,酒场开始。
主人一般要有一个开场白,客套一番,然后定个标准。就是说这杯酒要分几次喝完。一般是6次,叫“六起”。一般是主陪三杯(或起)、副陪三杯(或起),六代表顺利的意思,“起”的意思含有“发达”的意思,图个吉利。这样大家在主陪的带领下,边喝、边吃、边说话。这个酒一般是要碰杯的,也可以举杯的时候在桌子上点一下,叫“过电”。
主、副陪带完酒,然后由情况决定二陪助理敬几杯。
之后,主人宣布礼毕,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注意了,这个自由活动可不是真的让你出去活动一下醒醒酒,而是可以和任何人单独喝酒了,而且喝多喝少可以不加限制。一般这个时候,客人要对主人的盛情款待表示一下谢意,然后再分散敬酒,一般第一轮是主陪与主宾,次宾与副陪陪,依此类推。在这期间,是酒桌上气氛最活跃的时候,宾主的关系一下子能拉近许多。但这个时候往往是比较头疼的时候。因为此时已经有半斤白酒下肚,期间劝酒的花样有多,特别容易喝醉。
山东人请客,首先要看头席,就是头道菜。头道菜决定整个席的大格调,头道菜是海参,就可论称为“海参席”。各地情况不大一样,在农村,一般头道菜为鸡,意为大吉大利。
一般山东人请客,酒桌上必定要有鱼。鱼在山东算“大菜”,酒桌上叫“大件”。别看什么山珍海味,和鱼相比也只能叫“小菜”。不是山东人稀罕鱼,主要是图个吉利,“年年有余”嘛。一般上鱼的时候,鱼头冲客人,表示对客人尊重。这个时候,客人要喝鱼头鱼尾酒,一般是“头三尾四”,然后大家一起吃鱼。兴致高时还可以加上个“腹五背六”。
山东人喝酒时间一般比较长,除了一些礼仪性的筵席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外,一般酒席时间要超过2小时,而一些好友之间的聚会则时间更长。
山东人热情好客,喝酒豪爽。酒品如人品。
情至所致,有酒为友,酒高情深,理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