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应茶友的要求谈发酵的具体工艺流程,但突然意识到,现在的发酵 NK|UeL7ght
技术跟以前的大不一样了。 OnTe_JML
如果说以前的发酵工艺,那么实际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很多茶友会觉得不真实; 2yA)SGri
如果说现在的发酵工艺,资深的茶友又会提出疑问,说之前很多年喝的不是这样的工艺。 -6[DQB
大滇昼夜无眠,因此新增加这个引子,为下面的章节开路。 <-I69`
因为必然会引起争议,而且争议来自目前主流的商业宣传,所以在下先申明,来自明显的商业品牌攻击,恕不接招吵架。且看完大滇后续的篇章再来谈。 H<d~AurX)J
8c5YX
首先说熟茶的发酵,目的是通过人工干预正常的自然陈化发酵过程,加速发酵,得到适合现喝的普洱茶。所以以前的普洱茶大都写明适度发酵。 wm~7`&
`'1g>Ebk0
注意:是适度发酵。 y[m,t}gi
这个是传统中国式的描述方式,什么是适度?又会引发歧义。 A.>mk598
大滇谈个人的看法,所谓适度,就是达到了发酵出来,3-6月时间即可饮用的程度,而且口感不错。 !|[rh,e]
RHUZ:r
有适度发酵,就有不是适度发酵,即发酵不足或者发酵过度。 [xqV`(vM
这些本来是工艺上的缺陷,最后经过商业包装,美其名曰:轻发酵,重发酵(或者浓熟发酵)。然后成了产品的卖点。 Vuz.b.,i`
2>o[
发酵技术的最高境界就是适度发酵,发酵师最大的梦想,就是每次都发到适度发酵。适度发酵,才是普洱做熟茶的初衷。 ?
Bf>G]zx
03~ ADj
商业就这样改变了发酵师的追求,本来发酵适度是合格发酵师的标准,现在发酵不足居然也合格了,发酵过度也合格了,标准放宽了,所以就变成了人人可发酵。发酵师举目皆事。 O,r;-t4vYU
因为一堆茶,无论怎么发都算合格了。我成见过有人用几公斤茶发酵的,更有做用新茶发酵到3-5成熟来冒充老生茶的.
yXU.PSG*
4Fg2/O_3
正是由于这些原来不合格产品现在合法化,而且所谓轻发酵茶通过炒作,还受到市场欢迎,终于导致了渥堆发酵的颠覆下变化。整个熟茶渥堆工艺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从而对普洱茶品质发生了极大影响。 YY;<y%:8Z
9L>?N:%5
如果坚持适度发酵,这是一条传统的发酵工艺路子,成本高风险高门槛高,麻烦; |0[Buh[_:c
如果发酵分为轻发酵 适度发酵,重发酵(浓熟发酵),就用相应的工艺,成本低风险低门槛低,容易。 P<vl+&*
S>oEk3zlw
经济利益的驱使,当然使得后者得到了大量推广,引起不明真相群众围观(和谐一笑)。 RRja{*R
]Q"T8drL
所以喝普洱茶的人群,就有老茶客和新茶客之分,由此引发的血案,屡屡在各论坛爆发争斗,你坚持传统口感,我坚持新派作法。浪费了无数多的社会资源,十分不环保。 9"P+K.%
'C5id7O&
哎 ,一声叹息,商业炒作引发的血案! V#Wy`
ce
大滇不讨论所谓轻发酵适度发酵重发酵对茶好坏的影响,也不在广告中插播剧情,只是为了讲解下文的发酵技术做的铺垫。商业就是这样驱使技术革新的!至于革新的效果,好与坏,留待后人评说。 =F@
+~)_
下一篇,将详细讲解这两种发酵工艺。其中涉及到很多定量的数据,比如加水比例及温度控制,可能稍嫌复杂。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