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来说,原料的选择应该是放在第一位来说的,但因为大家对发酵问题的关注,所以先把发酵放在第一篇讲了。 >Nvjl~o5
e91aK
商品熟茶的品质,取决于拼配方案; -j%,
Oo
拼配的来源是发酵完成后的各个不同的堆子; :ZTc7}
一个堆子的质量取决于晒青毛茶晒青原料品质和发酵过程; HIQ_%L4]
晒青毛茶的品质是内因; +,2:g}5
发酵过程中,三分靠人,七分靠天。
ugo.@
打个比方,正如做菜,菜的原料不好,你请御厨估计也做不出好菜; !+1<E*NQ S
反过来,鱼翅熊掌,如果你火候不好或者放多了调料,结果也不会好吃。 =x!2Ak/)
kgnmGuka
那么,普洱熟茶用的原料究竟是怎样的呢? ZYI{i?Te#
&S( .GdEf
第一 目前主流的熟茶用料是台地茶; _&N2'hG=sn
B-.gI4xa
这个道理是相当明显的,正常发酵的堆子一般都在10吨到60吨一个堆子。光从数量和成本来说,用乔木茶发酵就是一般小厂或者个人难于承受的。何况,发酵的风险极高,而乔木发酵的优势也并未见得突出。 <\Eh1[F
=; ^%(%Y{m
第二个 是主要用夏茶发酵。 z8QAo\_I(
,
8:(OB|a
用夏茶发酵,这个是大厂做熟茶的基本理论。在2000年之前,很少听说过用春茶或者秋茶发酵,其中原因如下 z54EG:x.7^
第一 普洱茶本身售价极低,春茶用来做生茶尚且卖的价格不高,熟茶卖的价格通常又低于生茶,迫于成本压力,显然只能用夏茶; 7Bb9t
其二 夏茶发酵的条索比较美观,正如滇红,少见用春茶做。 ;ado0-VQi'
Fz1_w$^
第三 非主流的探索 N$h{Yvbn
dQ_!)f&w1
春茶发酵,大树茶发酵等各种探索,主要在2007年普洱茶泡沫破灭之后,为普洱茶寻找新的卖点成为茶商的当务之急。 fJ/e(t
重新吸引客人注意,只能在两个方向想办法: Db)?i?o}t
一 提高质量; 5"HVBfFk
二增加新概念。
]3VI|f$$
无论出于何种目的,08和09年,无疑是普洱茶革新最为迅速的两年,从所谓的技术到外包装到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叹为观止。 ZkA U17f
K@#(*."
大滇提出的观点是: %%NlTE8*
熟茶原料,我们还是以产地特色来分大致为:版纳 临沧 思茅料即可,再分山头意义不大。或者按所谓的发 酵程度来分,其他,还是按茶的口感喝了再说吧。 > ?6&c
IkBei&4F`
顺便说句,我个人没法喝出布朗山台地的熟茶 南糯山的熟茶 以及其他不知名的勐海地区台地茶发酵熟茶的区别,如果有专家指点一二,小弟不胜感激。先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