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内白酒的销量一路下滑,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的茅台镇各路“神经”已经被牵动,而这只是白酒行业寒冬中的一个缩影,在遭遇行业最强寒流时,白酒行业该如何实现发展突围?
在白酒行业集体受挫之后,高端白酒价格逐步回归理性,是此轮行业调整的主要特征,此外,各大酒企销售也在承压。很多白酒企业的销量都在下滑,很多白酒企业的营业总收入都在下降。
短期内,酒企或难有质的改观。近期国内众多知名酒企纷纷预报半年业绩预报,预计半年净利均呈较大幅度的下滑。而其他暂未披露的酒企上市公司,业绩形势也不容乐观。
销售遇冷,进而影响到白酒的产量,从统计局数据来看,2013年1~4月,全国白酒产量增速较1~3月下滑0.92个百分点,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0.36个百分点。产能过剩也是白酒行业如今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中国白酒累计产量1153.16万千升,同比增长12.4%。这已远超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规划的960万千升。
随着国内白酒企业纷纷增加产能,在未来的几年之内,我国的白酒生产总量将远远超于国内的消费总量,将会出现“产能大于产量,产量大于销量”的情况。同时也有业内人士分析,白酒行业的寒冬可能会持续3-4年时间。除了自身因素,由于还受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白酒行业的此轮调整至少需要到2015年左右。而今在面对行业发展的颓势,酒企和地方酒业该如何应对当前行业形势?一线企业发力中低端,不应以原先做高端酒的思路来营销,需要强化其市躇础管理。白酒企业更应注意白酒原产地的保护和注册,进而对外强调其产品个性。
此外,为全面重塑中国白酒在行业中的地位,突出展示中国白酒业的品牌形象,使其名气在中国乃至亚洲众多白酒品牌中脱颖而出,由世界贸易经济组织亚洲事务委员会主办的“2013亚洲·中国白酒(名酒)评鉴会”将于2013年12月29日-30日在中国香港举行及“2014亚洲·中国白酒(名酒)评鉴成果展示订货会”将于2014年1月4日--6日在中国深圳举行,评选优质中国名酒,扩大品牌影响力,把中国白酒推向世界舞台。
白酒企业在今年遭遇最强“寒流”,面对行业发展的瓶颈期,白酒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扭转行业发展颓势,如果打开中低端市场,如何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就是要根据消费者需求,在塑造品牌的同时,打造更受消费者欢迎的白酒产品。
文章来源:
http://wine.chcbe.cn/20131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