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应茶友的要求谈发酵的具体工艺流程,但突然意识到,现在的发酵 P~s$EJL*
技术跟以前的大不一样了。 P&j(,7
如果说以前的发酵工艺,那么实际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很多茶友会觉得不真实; o;W`4S^
如果说现在的发酵工艺,资深的茶友又会提出疑问,说之前很多年喝的不是这样的工艺。 B=>RH!&
大滇昼夜无眠,因此新增加这个引子,为下面的章节开路。 tp6M=MC%
因为必然会引起争议,而且争议来自目前主流的商业宣传,所以在下先申明,来自明显的商业品牌攻击,恕不接招吵架。且看完大滇后续的篇章再来谈。 N=5)fe%{4
CT KG9 T
首先说熟茶的发酵,目的是通过人工干预正常的自然陈化发酵过程,加速发酵,得到适合现喝的普洱茶。所以以前的普洱茶大都写明适度发酵。 Z4A!U~
HDda@Jy
注意:是适度发酵。 [zL7Q^~
这个是传统中国式的描述方式,什么是适度?又会引发歧义。 )I^2k4Cg"
大滇谈个人的看法,所谓适度,就是达到了发酵出来,3-6月时间即可饮用的程度,而且口感不错。 L7= Q<D<
s
f OHl
有适度发酵,就有不是适度发酵,即发酵不足或者发酵过度。 "V>R9dO{"!
这些本来是工艺上的缺陷,最后经过商业包装,美其名曰:轻发酵,重发酵(或者浓熟发酵)。然后成了产品的卖点。 1i
X)d)(b
lz?;#U
发酵技术的最高境界就是适度发酵,发酵师最大的梦想,就是每次都发到适度发酵。适度发酵,才是普洱做熟茶的初衷。 #'-Sh7ycW
3I!?e!y3(
商业就这样改变了发酵师的追求,本来发酵适度是合格发酵师的标准,现在发酵不足居然也合格了,发酵过度也合格了,标准放宽了,所以就变成了人人可发酵。发酵师举目皆事。 {&P
FXJ
因为一堆茶,无论怎么发都算合格了。我成见过有人用几公斤茶发酵的,更有做用新茶发酵到3-5成熟来冒充老生茶的. ]c<qM_HWg
QV h4
正是由于这些原来不合格产品现在合法化,而且所谓轻发酵茶通过炒作,还受到市场欢迎,终于导致了渥堆发酵的颠覆下变化。整个熟茶渥堆工艺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从而对普洱茶品质发生了极大影响。 -pU|hSW*b
}R)=S_j
如果坚持适度发酵,这是一条传统的发酵工艺路子,成本高风险高门槛高,麻烦; 2+cNo9f
如果发酵分为轻发酵 适度发酵,重发酵(浓熟发酵),就用相应的工艺,成本低风险低门槛低,容易。 WYIQE$SEv
C
W)Z[<d8
经济利益的驱使,当然使得后者得到了大量推广,引起不明真相群众围观(和谐一笑)。 3)ma\+< 6
J0
k
所以喝普洱茶的人群,就有老茶客和新茶客之分,由此引发的血案,屡屡在各论坛爆发争斗,你坚持传统口感,我坚持新派作法。浪费了无数多的社会资源,十分不环保。 QDTBWM%
=\,uy8HX
哎 ,一声叹息,商业炒作引发的血案! 4<lQwV6=
大滇不讨论所谓轻发酵适度发酵重发酵对茶好坏的影响,也不在广告中插播剧情,只是为了讲解下文的发酵技术做的铺垫。商业就是这样驱使技术革新的!至于革新的效果,好与坏,留待后人评说。 ^pS+/ZSi^
下一篇,将详细讲解这两种发酵工艺。其中涉及到很多定量的数据,比如加水比例及温度控制,可能稍嫌复杂。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