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史记》:番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南越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
南越王用枸酱宴请汉朝钦使唐蒙,唐蒙问哪里得来的?南越人说牂柯。牂柯国早已灭亡,唐蒙时代属于且同夜郎国和且兰夜郎国。唐蒙回到长安问蜀贾人,蜀贾人说只有蜀国出产枸酱,是我们卖给夜郎的。
这么好的东西,蜀人为什么不将它卖到秦岭北边的长安,而由夜郎人辗转万里运到了南越番禺?秦朝、汉朝的长安是世界贸易中心,蜀地也早在公元前316年就已经纳入秦国版图,当时由长安经过成都到南亚、西亚的贸易通道后来由朝廷推动形成南方丝绸之路,至少秦国蜀郡、汉朝蜀郡的美酒长安人早就如数家珍,而枸酱对于唐蒙和他的同僚乃至司马迁都是一个新的发现。所以蜀贾人的说法实在太幽默了,“蜀贾枸酱”四字今后可以作为一个成语使用。蜀贾人的说法,和今天众多学者包括通用教材将竹枝词当作蜀国小调是同一种做法。当然历史典籍之中那个什么好东西都属于自家的“蜀贾人”只是某一个人,而不是豁达开朗的蜀人整体。
“蜀贾枸酱”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相当于西方人所说的“马太效应”,颇值得社会学者和历史学者深思。[ 此帖被索非路酒业在2011-10-06 12:3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