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我,这段时间去哪儿了,怎不见?言语中颇显关心,放心吧,我还是我,该做什么做什么,一如既往丝毫没变。
去哪了?到大话国里喝酒了,这大话国里到处都是酒徒,说说见闻。
先认识几个人:
A:精通茶道,40多岁。
B:某品牌酒的地区经销商,有20多年经营历史的资深酒商。
C:酒鬼,40多岁,对紫砂壶鉴赏有一手,三米开外鉴伪劣,说的行话有时我几乎听不懂,比如紫砂壶还有回炉之类的!!太奇怪了。
D:30多岁,购了二十几万大话国的酒,年轻有为且品阅种类丰富,如此钟爱中国酒文化,真乃长江后浪推前浪,十分难得。
E:收藏爱好者,很年轻,有一定的品鉴水平。
F:老酒收藏,40多岁。
J:40多岁,在大话国里购了至少十几万的老酒。
M:30多岁,酒商,常在大话国购买老酒,很精明的生意人。
N:公务员,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文化底蕴。
G:自由职业人,40多岁,整天游手好闲,削尖了脑袋到处转悠挖好酒、老酒,年消耗七八十万,品鉴能力不凡,惊讶的是竟然对中国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功底厚实,在这类人当中实属罕见。
K:50多岁,老酒精。
R:40多岁,骨灰级狼友。
………….
其他不一一例举了,有代表即可,只当浓缩了。
**年**月**日
对2006五年陈狼的品鉴,大话国酒鬼们的评价:
R:味不对,这不是狼的风味。(这么肯定啊)
D:酱味厚,醇、顺,胜过2007年15年狼。
E:好喝,顺、厚,酱味足,比MT好喝。
F:始认为狼,后认为仿。
C:没发表意见。
仅过了约半个小时,真假立见,为何?
请听下回分解,精彩的图文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