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很多搞发酵技术的请教过一个问题,迄今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 lm$T`:c
最初第一问,问某大厂的领导,为什么你们熟茶要比生茶贵20%-30%。 W)KV"A3C
答曰:做熟茶损耗大,大约损耗在20%-30%,所以要卖得贵一点; HR4^+x
DwoO([&I
大滇又问,可是你们发熟茶用的料都是夏茶为主,比做生茶的料本身就便宜了很多啊。 6b@:La
X"yLo8y8$
答曰: 做熟茶的周期长啊,做生茶资金周转了几次,熟茶还没完成一次周转呢。而且,做熟茶风险大,发坏一堆茶,卖10堆也回不了本。 7uYJ_R
………… ^X^4R1V)
,2"-G";!f\
大滇所关心的就是熟茶中的损耗问题,扣除运输损耗,我们在实际发酵中测量: b?y3m +V`
8xLvpgcZ
以2吨的毛料计算,发酵前大约是2060公斤,发酵后晒干称得重量为1816公斤,水分含量,抽样测得发酵前是毛茶水分含量10%,发酵干燥后实测水分含量12%。由此计算,在发酵过程中损失的重量约为10%以上,达200多公斤! jfk`%CEk=
-FwOX~s/'
这两百多公斤去了什么地方呢?消失去了什么地方? <`BUk< uf#
60Y&)UR
为了验证这一现象,询问了好多发酵的人,有的说没注意,有的说注意到了,没怎么想。有的干脆说变成芳香物质,气体跑掉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Ori].{C.J
"Q^Ck7
这个,大滇真不知道。所以,无解。请各位坛友分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