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本无钢,早年当地的铁匠都是到厦门采购钨钢,炼铁作刀犁。而两岸隔绝之后,苦于无法再到厦门买料的金门铁匠们,却从对岸飞来的几十万发炮弹中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好钢。
相对普通钢材,炮弹用钢质地更为细密结实,不怕热胀冷缩。以炮弹为原料的金门菜刀也变成当地名品,与金门高粱酒、贡糖一起并称“金门三宝”。当年每颗几十、上百元新台币的废炮弹,如今也随之水涨船高,一枚售价是当年的几十倍。据统计,目前金门约有菜刀从业者百余人,年产值逾千万元新台币。
翁碧欣现在是金门金合利钢刀公司的销售人员,年轻的她说不出那么多金门菜刀的掌故沿革。在她看来,以炮弹铸刀并非稀奇事,“从小妈妈在厨房切菜用的那把黑黑的刀,就是大陆飞过来的炮弹做的。”
“过去金门、厦门炮火隆隆,充满硝烟。而今根据我们保守的估计,金门每4个家庭,就有1户在厦门购地置产,每10个金门的居民,就有1个拥有人民币账户。”
“无情的战火将同一个民族的人民撕裂,好不容易我们两岸从敌对到和解,从破冰到春暖花开,如今我们更能剪烛西窗、把酒言欢、携手共进,在许多领域开展了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洪秀柱说:“海峡两岸有割不断的文化脐带,也有诉说不完的悲欢离合故事。如今随着时间抹平伤痕,未来浮现的是两岸更美好的憧憬。”
本文原创自金门高粱酒
http://www.jinjiupifa.cn/Article/jinmengaoliangjiu/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