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悚黄曲
有一位经销茶叶的老板,把朋友和客户拿来的请其品鉴的所谓陈年熟普,送到宁波六院好友那做了检测。不但细菌严重超标,还检出大量黄曲霉素。本想进一步检测,无奈医院设备技术有限。
普洱茶的茶青原料推崇乔木大树、古树,虽然近些年来台地茶(密植灌木茶园)大行其道,农残、重金属超标问题同样不容小觑。然对人体伤害最严重的,还是满大街都能看到的“发霉茶”。
普洱早期大部分都是生茶,自然发酵。而时下流行的熟茶,源自港澳。一开始因为两地本来湿度就高,堪称“自然湿仓”。后来便发展到人为加温、加湿、闷起来仓不透风,使茶品加速陈化,更有黑心厂商肆意“做旧”。
熟普在香港极为受宠,有茶肆对联:“普洱铁观音松涛烹雪醒诗梦;龙井碧螺春竹院弥香荡浊尘”便将普洱茶推为第一。金庸、倪匡、蔡澜、曾志伟都好此物。蔡澜甚至还说,一开始实在不习惯那股呛人的味道,后来听人家讲此乃陈香,于是喝呀喝的就习惯了,发展到数日不接触普洱茶,浑身不舒服。
今年3月,普洱茶还掀起过一场“致癌风波”。自称是“人体工程学教授”的李建军在微博中称“喝普洱茶最容易得癌症,茶里有大量的致癌物‘黄曲毒素’”。
但支持熟普可以放心喝的专业人士认为,制作过程中产生的金花(灰绿曲霉的金黄色孢子)、黑曲菌、青霉菌、根霉菌、酵母菌等大多都是有益菌,有助于普洱茶独特风味的形成,如同味噌、cheese、臭豆腐等食品必须依赖微生物发酵一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也表示,曾有多地对普洱茶测定过,只有极个别样本发现过微量的黄曲霉毒素,其微量根本不构成致癌威胁。
正反两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煞是热闹。
云南省茶叶协会秘书长,跟普洱茶打了30年交道的邹家驹先生谈得比较折中。他认同白霜和金花对身体有益说。但也表示,在发堆过程中,如果经过15度上下的降温,有可能产生黑色的霉菌,这是一种有微毒的霉菌,按照省公司的制作规定,这样的茶是要扔掉的,但如今很多小厂会把这样的茶与正常的混在一起照常制作,形成的茶品会有“锁喉”现象。
渥堆以及其后的陈化过程,其实并没有什么手段可以对微生物进行严格控制。所以对完全没有品鉴能力的新茶客而言,品尝“陈年老茶”,还是会冒一定风险的。尤其当你一饮而尽,突觉口腔干涩、喉头发紧,有点呛,有点麻,有点辣,有点刺……任凭面前的老板/老板娘如何鼓舌如簧,相信自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