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品茅台档案
(转载于烧酒网--感谢chw--共大家学习交流)
《茅台酒厂志》第51页记载,1986年茅台酒厂推出豪华型包装珍品茅台酒,这一新型包装具有高雅、华贵、古色古香的格调,深受国际好评,并因此于1986年6月获第十三届亚洲包装评奖大会“亚洲之星”包装奖。
一、1986-1989年珍品茅台
我们认为,茅台厂开始设计生产珍品茅台时应该还未有称这种产品为“珍品”的概念,“珍品”的称谓是在其后的摸索中才正式确定下来的。如果以瓶贴上的称谓作为划分依据,八十年代珍品茅台可以分为“1704”、“陈年”、“方印”、“曲印”四代。由于当时生产日期只标在装箱单上而没有标在盒子上,因此这四代产品的具体起止时间已经很难弄清楚,我们下面所述的时间段,只是大体的推断。
(一)“1704”
茅台镇最早的烧房之一“偈盛烧房”于1704年将其生产的酒正式定名为茅台酒,因此1704便成了茅台酒的历史源头。1986年茅台酒厂开始生产珍品茅台就以“1704”作为重要标识,可见当时茅台厂对这个新品种寄予了多大的期待。
“1704”珍品(图1)的重要特征有:

左下角有汉字“一七0四”印章;
右下角厂名落款为简体“中国茅台酒厂出品”,分两排,“中国”在上一排;
飞天商标上的男女飞天长相较丑、印刷质量不理想(图2);
背贴中英文简体(图3);
外盒上的特征是有“中国贵州茅台厂出品”的印章(图4)。
这个品种产于1986年,最长可能延续到1987年前几个月。
(二)“陈年”
这是第二代珍品,约产于1987年。 “陈年”生产时间应该相当短,可能只有几个月。“陈年”珍品(图5)的重要特点:
左下角有“陈年”繁体印章;上部金色斜坡上有英文 “AGED” (陈年)字样。厂名落款、飞天标、背贴、外盒等方面与前一代产品“1704”一样没有变化。
“陈年”出来后不久,茅台厂终于为这种酒取了一个延用至今的名字“珍品”。但当时还有一批“陈年”瓶纸没有用完,出于节约,茅台厂就加贴个“珍品”小纸片继续使用(图6)。
(三)“方印”
取这个品种之名为“方印” (图7)是因为左下角有一个方形的“珍品”印章。
“方印”的重要特征是:
左下角有“珍品”方形印章,注意与后来的“珍品”印章的不同;
右下角厂名落款为简体“中国贵州茅台酒厂出品”,分两排,“中国贵州”在上一排;
上部金色斜坡上有英文 “PRECIOUS” (珍品)字样;
飞天商标换了,明显特点是飞天的脸比较胖(图8),香炉光芒为黄色;
外盒上的明显特征是有“珍品” 方形印章(图9)。
背贴与以前全部产品一样没有变化。
这个品种始产于1987年后期或1988年,最长可能延续到1989年前期。
(四)“曲印”
这种珍品(图10)特征有五:
一是左下角的“珍品”印章从以前的方形改为弯曲形,故称“曲印”。这个印章一直使用至今。
二是右下角的厂名落款仍为简体“中国贵州茅台酒厂出品”,分两行,但上一行仅有“中国”两字,下一行为“贵州茅台酒厂出品”(注意与以往两种落款方式的不同)。
三是正贴上“贵州茅台酒”五字的笔划与以前不同。之前各代产品“贵州茅台酒”五字笔划,以“贵”字为例,其最后“一点” 与“一撇”是相连的;自此之后直到现在,“一点” 与“一撇”是不连的(图11)。
四是背贴汉字为繁体(图12),这个背贴一直使用至2004年中期。
五是外盒上的方印改为曲印(图13)。
飞天商标与“方印珍品”一样,但香炉光芒由过去黄色改为金色(图14)。
这个品种产于1989年,最长可能延续到1990年初。
(六)八十年代珍品的其他特点
1、封口全部为铝盖、红胶膜、有飘带,盖顶一部分有“茅台”暗字(图15)、一部分没有暗字(图16)。八十年代珍品红胶膜与九十年代的相比,稍鲜亮、光滑一点、气泡极小极少。
[ 此帖被酒友在2009-05-22 09:5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