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受“限制三公消费”的影响,曾经风光无限的高端白酒辉煌难再!名酒销售下滑的势头蔓延至每一个角落,诸多白酒品牌面临着库存量大的问题。但是,有业内人士认为,白酒行业在逐步剥离了庞大的公务消费和政策因素影响之后,纯粹市场化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开始在这场“寒流”中孕育着。
如今,在政务消费受限、淡季更淡的状态下,如何从商务、大众消费、喜宴酒方面破局,是许多白酒企业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其实淡季也承载着很多市场机会与发展潜力,特别是在时下的行业大环境下,要想赢利,就一定要力争占领终端最优位置、最多数量、最大规模,成为销售终端的最亮风景线,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因此,在行业低迷期,白酒营销的方式更为突出,可谓是花样繁多。走进社区,走入乡镇循环路演活动,不仅能够促进产品销售,更能有益于品牌推广。不要轻视这样的路演或者社区行活动,对品牌的推广与大众消费的刺激和吸引力还是强大的,但关键点一定要选择好社区、选择好地点,并且连续推行,单次、单一的活动,无法形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度。
淡季销售不仅要做足消费者购买的文章,更要做好终端网点持续推销的激情。如何做好终端网点持续推销的积极性呢?许多商家在淡季时候,针对终端网点不仅有进货奖励政策,更有开箱奖、返箱皮奖,甚至在箱内放置高档礼品,来刺激终端老板多进货、多开箱、多推销。
针对消费者的有奖销售,更是花样繁多。如盒内设奖:在酒盒放置刮刮卡,奖品多为再来一瓶、烟、现金、美元、电子产品、贵金属制品、精美纪念品、旅游产品等,形式多种多样。另外,派遣促销人员在终端网点促销推销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白酒营销来说,淡季绝对是不可忽视的季节。无乱是畅销品牌还是新入市的品牌,都一定要狠抓品牌在市场上的活跃度,至于销量的多寡并不能以旺季销量的标准进行衡量,而是把重心放在消费者主动消费的频次上面,看其频次否在持续增加。
为提高白酒品牌知名度,加大对白酒品牌的文化内涵建设,2013亚洲•中国白酒(名酒)评鉴会”将于2013年12月29日-30日在中国香港举行及“2014亚洲•中国白酒(名酒)评鉴成果展示订货会”将于2014年1月4日--6日在中国深圳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