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三公消费受限、消费群体结构断层,再加上渠道库存压力大、经销商积极性不高,一系列不利因素导致白酒行业量价齐跌,白酒行业遭遇“寒冬”。与此同时,白酒业产量和产能快速增长后供过于求、去产能化呼声渐高,行业洗牌在所难免,部分中小酒企或将出局。
去年开始,白酒行业从高端向中端、低端挤压,不规范的中小企业恐怕首先被挤出市场。同时,由于渠道库存压力增加、市场需求不足将倒逼酒企放弃盲目扩张路线、下调增长目标,提高销售费用,进而影响酒企利润。白酒行业经历产量的快速扩张,人均消费量增长速度不及产量增长速度,未来这种供过于求的矛盾还将激化。
随着国内白酒企业纷纷增加产能,未来几年之内,我国的白酒生产总量将远远超过国内的消费总量,出现了“产能大于产量,产量大于销量”的情况。虽然从表面看,不少白酒都定出去了,其实是从厂家的仓库转移到了经销商的仓库,还是在囤积着。
目前白酒行业的产能过剩大约到50%左右。白酒库存很大,这些库存特别在渠道上的库存,数据非常惊人。今年白酒市场供求矛盾突出,行业竞争加剧,众多名酒业绩和效益下滑,使得白酒业整体陷入了低迷的形势,许多白酒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依托品牌定位,发挥性价比优势,发力中端产品,暂缓了高档酒销售下降带来的压力。
WTEO资讯人员认为,白酒品牌要想突破区域限制,除了营销布局和品质风格外,品牌文化上要抛弃那种只为地方权贵服务的陈旧理念,上升到一个新境界。此外,由WTEO(世界贸易经济组织亚洲事务委员会)主办的“2013亚洲•中国白酒(名酒)评鉴会”暨“2014亚洲•中国白酒(名酒)评鉴成果展示订货会”将于近期分别在香港和深圳两志举办。
事实上,要想“打动消费者内心深处的那一抹红”,“拨动消费者心灵深处的那根弦”,白酒企业就一定要通过对自己品牌历史文化传承的分析和挖掘,超越自我,以勇气和魄力完成品牌文化的凤凰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