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您的标题吓了我一跳, 楼主不要急,心浮气躁是收藏的一大忌。
杜康我不是很懂,但依我看距下仿品的定论还有一些距离。先要抛开思想负担,不去管它是否真假。然后静下心来,多看多比对,日子长了一定会有心得。
如通过封口或者其他特征的判别,可大至断定酒的年份特征是否相符,真仿几何?不要非吊死在一棵树上。
对此我的感受很深,寻找时代共性特征是一种很有效的办法,如果每次、每瓶、每个年份的不同,都需要我们一一去参照比对,非常被动而缺乏主观能动性。一来缺乏权威蓝本,二来中国白酒种类繁多何止千百。就算我们这辈子,下下辈子也做不完,即便每人购一瓶次,足可让造假者赚个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