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到北京观摩参加二个老酒拍卖会,有喜有忧。
喜的是老酒终于大规模的登上了大雅之堂。以前都是一二瓶的单挑,如今上百瓶的齐发,老酒的价值得到了体现。
忧者有二:其一,替买家担忧,以后买酒的成本可能大幅度的提高。
其二,还是替买家担忧——拍卖会上的买家——那些只知道举牌竞买而不知真假的买家。
纵观荣宝、歌德、长风等等拍卖会所拍老酒,肯定是真的多假的少。由于鉴别机制不健全,有假在所难免。发现后撤下来即可。但是,可怕的的是由圈内人士提供的赝品,不易识别,堂堂皇皇的登上了拍卖台。因为圈内人士他懂啊!我拿在手中尚有犹豫,何况普通买家?瓶子商标全是真的,封口红膜也很逼真。有三大,有地方国营。咋办?只能说谁买着谁倒霉。
忧也!——老酒拍卖谁来把关,谁来鉴别,谁说了算???
忧也!——圈内人士、老酒拥有者、制作者与拍卖公司合作。通过拍卖公司把自己的酒合法的卖出去。一种全新的横向联合经营模式。高啊!
玩笑话:没有经过拍卖公司拍卖的酒不一定是假酒;经过拍卖公司拍卖的酒不一定是真酒。假的它永远也真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