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天下第一会”的全国糖酒会,每年都会让它的举办城市热闹一番,十万客商齐聚,整个城市人声鼎沸。各大酒类企业品牌都会利用这个平台展开大规模的品牌宣传攻势,谁都想在这个产品、商家和信息的汇集平台上有所斩获。
然而,今年糖酒会上喧嚣的广告声音却在降温,因为政府规定不准商家在街上拉横幅做广告,相比往年,今年的成都“安静”了许多。这个“安静”的信号正在本届全国春季糖酒会上“蔓延”。在成都国际会展中心,越来越多的企业放弃了“发传单”、“播放高音宣传片”的竞争方式,开始用更加安静的人性化“亲民”传播,赢得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关注。
在调整期来临之际,中国白酒市场正在进行着一场从“名酒”向“民酒”的变革。因此,在本届全国春季糖酒会,品牌传播正呈现出感性色彩、平等“亲民”姿态、注重参展商和消费者的情感交流等新的特点。
每年的春季全国糖酒会开幕前,各大白酒企业都会纷纷推出高性价比的新产品。面对今年严峻的形势,陕西西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大凤香”系列产品,主打全国中档市场,以适应名酒大众化的市场需求。川酒军团也精彩纷呈,郎酒集团的嘉宾郎、如意郎、福郎等19款新产品一起亮相。价格“亲民”、不做过分包装,是参加品鉴会的专家和消费者给出的共同评价。
一走进成都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就能看见很多酒类企业布展的展位,与以往拼命向观展客商手里塞传单和手册不同的是,很多展馆里,都在低调地播放着宣传片,宣传内容也仅限于企业文化的推广。
首都酒业集团旗下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的展馆里,其宣传片播放的是红星成长的故事。在1号馆,张裕展示了新发布的几款产品,包括宁夏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新疆张裕巴保男爵酒庄和陕西张裕瑞那城堡酒庄酒,以及新出口型vinipanda葡萄酒系列。
在其他企业的展馆里,同样散发出一股清新简朴之风。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的展馆张贴了一张企业代言人——著名导演陈凯歌的宣传海报,参展人员也只是把产品资料放在前台,任参展商领取,不再“吆喝”。在一些进口葡萄酒展馆门口,美丽的模特手持一瓶葡萄酒产品,笑意融融地面对每位来观参的展商,并愉快与人合影。
很多经销商逛完成都糖酒会之后,就在会展中心坐上免费直通车返回酒店。来自天津的经销商李先生上车之后,惊奇地发现这竟然是一辆移动的“卡拉OK厅”。这是泸州老窖头曲专门为成都糖酒会开通的免费直通车,经销商坐在这辆车中,除了能参加“煮酒当歌High公交麦霸”赛歌会,还有机会抽取泸州老窖头曲系列酒。这个传播方式得到了很多经销商的好评,也让泸州老窖头曲赢得了品牌赞誉。
有专家曾用“断代”一词反映了80后、90后新生代消费群体对传统白酒不感冒的情形。事实上,这在某方面与中国白酒在广告传播方面还比较“落后”有一定关系,业内人士分析,中国白酒企业的广告传播没有注重与新生消费群体的沟通交流。
本届糖酒会期间,在《华夏酒报》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与酒业高峰论坛”上,作为主讲嘉宾,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张颐武带来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酒业”的主题演讲,成为糖酒会期间各家媒体争相报道的重点。
张颐武认为,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从所谓实体消费到精神消费的巨大变化和转折。“由于中国人过去在物质上极端匮乏,所以我们有很强烈的消费信念。就是我们只消费,只认实体的东西。比如买一个房子,之后住进去,一定会跟物业公司发生艰苦的‘搏斗’。我们看到服务就觉得烦,觉得它永远服务不到位,所以我们不喜欢有服务有虚体的东西。”
张颐武分析,根深蒂固的原因就是由于我们过去的贫困,所以我们只愿意为实体消费付钱,而绝不愿意为虚体的知识产权、服务等付费。消费的粗放性,是我们过多的实体,过少的品位和趣味。现在我们正在面临一个转变的时期,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精致化的潮流开始了。
中国社会现在已经跨出温饱的局限,中国白酒也面临着在传播策略、核心消费者等方面重新定位自己的难题。张颐武将其解释为一场“消费转型”,爆炸性的增长、精神的需求,这个变化对中国酒业的传播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酒业正在这样一个激变的临界点上,这个临界点由两个人群崛起决定,这两个人群非常关键。中国有几亿人民转变成中产阶级,这个过程人类从来没有过这样大规模的人群转变成中产阶级的经验,这是中国提供给世界的一个新的经验。前些年,我们都提到过中等收入阶层,中等收入者。中等收入阶层的急剧扩大,现在有一个新的前景,就是未来十年,中国又有一个快速的所谓城镇化过程。中国的农民原来消费水平很低,农民经过快速城镇化过程转变成中产阶级。这样一个高速的进程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的。”张颐武说。
当新的消费方式逐渐逾越传统,并成为文化主流时,中国白酒若再不改变自己,就无法顺应传播趋势。糖酒会期间,很多酒企更有意识地注重企业形象和品牌文化的传播,并在引导和培养年轻消费者方面也加大了开拓力度。
这与张颐武的分析不谋而合。张颐武说:“中国另外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中国社会开始出现了从来没有受过穷的80后、90后。对这代人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描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和具有国际眼光的一代。但是他们觉得白酒是老的、呆板的文化。白酒的未来由此面临了严峻的挑战:白酒怎么时尚化,怎么让80后、90后能进入这个文化视野。”
他认为,白酒广告历来喜欢用中年男人形象,一出来就是很大的架子,穿着沉稳的西装,象征着权威、权力和庄严。这样下去白酒和新生的消费群体80后、90后更加难以沟通。“他们将是中国的未来,而白酒并没有对这个未来做出一个坚定的承诺,怎么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和这些人之间有一个沟通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喜欢酒。”
3月1日前后,一则央视要清退所有酒类广告的传闻,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场大讨论。事后尽管有权威机构出面辟谣,认为是有人在利用民众心理进行炒作,但由此折射出来的民意对待白酒广告的态度,却让人深省。
在《华夏酒报》联合全国糖酒会办公室举办的“变革下的中国酒业经济——2013年中国糖酒食品业年度峰会揭幕仪式暨主题论坛”上,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教授孙选中回答了主持人关于“央视是否会清理酒广告”时说:“一般一个行业出现引起社会关注的事情,总有各种舆论会出现,这个我觉得也很正常。”
“现在广告的管理不是太规范,严格说来,央视这样的电视台更多传播的是公共信息、政府信息,现在它商业气息比较浓,我相信以后会慢慢纠正过来。这个纠正不一定是针对我们白酒行业,终归会根据市场选择。做广告要看目标群体,央视不是最好的广告渠道,转变之后要找你最佳的群体。”孙选中说。
洛阳杜康控股销售公司总经理苗国军认为,现在中国白酒市场正在进行着一场从“名酒”向“民酒”的变革。“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白酒企业,包括杜康要抓住这个变革的机会带来的机遇,对我们来讲是一个机遇,更多的是机遇而不是挑战。我们也会在未来有一个核心的价位段,大概是100元到300元的价位段会有更大的发力,无论是产品,还是品牌、渠道建设都会有更大的投入,让白酒真正成为民间交往不可或缺的媒介。”苗国军说。
编辑: 宋成然 来源: 华夏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