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引用第35楼老撒于2010-04-23 22:22发表的 :
多谢楼上支招!!
不过,网上交易的时候,货到了,拧一下闻了再付款?谁舍得拧?拧过头了咋整?感冒了咋整?鼻子不灵敏咋整?

无法用视觉、触觉依据进行判断,到了需要嗅觉的地步,这东西玩的可太累了···

我个人知道的换标最早出现在90年代中期的国有酒类经贸企业中,当时并不是为了作假,是某些酒商标老化掉落,从新贴回去再售卖而已,但出现高度酒标误贴到低度酒中,随后90年代中国有企业转制后被一些脑袋灵活的商人发现并灵活应用到一些不正规的销售店铺做假出售。一箱酒换入一两瓶就很高利润了。
98年我接触过换标的酒,大部分都是翻印的假标,真标低度酒的使用面并不广。06年以后则是相反的情况,或者说作假印刷业已经到达了常人肉眼看不清的地步了。
回收酒瓶的状况从60年代到目前还有,80年代以前为了回收玻璃再造,再生产。90年代回收酒瓶基本用于酒头重做作假,由于工艺成本过于检漏,比较容易鉴别。新世纪后回收酒瓶也出现了只要商标的情况。
由于酒厂本身或作假者的问题,都出现一些新老两代并存同一时间的酒,或真或假这个需要藏酒者的智慧与驾驭能力。
玩任何物就在于玩,玩个够和透,否则,人一生早晚会生老病死,活着有这么些麻烦事还到医院治病干嘛!早点死啥事都不用担忧。
[ 此帖被酒中玉液在2010-04-24 00:06重新编辑 ]